新闻中心

新闻发布

技术革新筑基 氢能转型提速——中国旭阳集团2024年全球业务稳健增长

来源:旭阳集团 作者:whzx 发布日期:2025/03/31

2025年3月28日,中国旭阳集团有限公司(1907.HK)披露2024年度业绩。公告显示,旭阳集团过去一年以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为主线,实现营业收入475.43亿元,核心业务持续领跑行业。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焦炭生产商及供应商,旭阳集团的焦炭业务稳步增长,2024年焦炭营业收入176.42亿元,焦炭产能管理规模提升至2380万吨,较上市之初增长143.9%。在巩固焦炭业务领先地位的同时,旭阳集团进一步强化“焦炭+化工”双支柱产业格局。2024年,化工业务营业收入达到207.29亿元,化工产能管理规模增至604万吨,较上市之初增长54.5%。公司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焦化粗苯加工商、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生产商及全球第二大高温煤焦油加工商。此外,旭阳集团的运营管理服务业务正逐步成为集团业务版图中的重要一环,2024年运营管理服务业务规模达到886万吨、同比增长113.5%,业务量实现651万吨、同比增长45.6%。

2024年,旭阳集团凭借“销、运、产、供、研”五大环节的高效协同,在智能制造、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及全球化运营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依托行业领先的环保指标、成本优势及技术创新,集团持续强化核心竞争力,为全球能源化工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实践标杆。

规模升级:运营管理服务业务再创新高

依托深厚的行业积淀与长期主义发展理念,旭阳集团自2014年启动运营管理服务业务,经过11年的探索,构建起涵盖焦化、化工及新能源等多个产业的专业化运营管理服务体系。通过整合、固化、提炼和复制自身深耕行业的经验与技术,旭阳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运营管理服务体系,并以轻资产模式加速业务扩张。旭阳采取灵活多元的运营管理模式,包括生产技术运营管理、营销一体化运营管理以及覆盖“销、运、产、供”全链条的综合运营管理服务,构成旭阳从“成本型、效率型”向“服务型、创新型”企业升级整体格局中的重要一环。

2024年,旭阳集团运营管理服务业务规模持续攀升,区域覆盖内蒙古、宁夏、四川、河南、江苏、山东、吉林等多个省份。与此同时,旭阳不断深化运营管理服务内涵,一方面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与托管企业互利互惠共赢发展,一方面辐射带动行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跻身全国第二大高纯氢供应商

自2020年起,旭阳集团积极布局氢能领域,历经五年稳步发展,成功构建起涵盖“制氢、储运、加注、研发、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跻身全国第二大高纯氢供应商,连续3年获得国家清洁氢认证。

值得一提的是,旭阳在建成定州、邢台、呼和浩特、唐山四大高纯氢生产基地、具备53亿方/年氢气资源、投产并稳定运营5条高纯氢产线合计34吨/天高纯氢产能、4座合计5吨/天加氢站,以及取得危化品运输资质并已拥有5.5吨/天运氢能力旭阳运氢车队的基础上,成功与航天101所携手共建5吨/天液氢示范项目。该项目已被河北省发改委纳入《河北省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名单》,采用国产首台套氢液化系统,是我国在液氢大规模制备领域的重大成功,不仅打破了国外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技术封锁,更开启了我国民用液氢商业化的大门。

同时,旭阳在应用场景的拓展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搭建了多条氢能重卡运输线路,替代传统燃油车运输焦炭、煤炭等产品,推动氢能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2024年,旭阳集团高纯氢销量已达201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16%,并实现了连续四年业务量翻倍增长。

2025年3月12日,旭阳集团发布公告,拟与亿华通开展资本业务合作,强强联手、优势互补、战略协同、共赢发展。在达成此次合作的过程中,旭阳集团氢能业务的优势与亮点得以充分展现,尤其是高纯氢及液氢制备、输氢管道建设、天然气掺氢等方面的早期布局以及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绿氢装备设计与制造的能力,奠定了合作的坚实基础。

技术革新:全球竞争力驱动引擎

旭阳集团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紧跟国家政策导向,依托旭阳三级研发体系,不断推动技术革新,构建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研发端:旭阳组建了一支386人的专业研发团队,通过AI赋能和数智化技术的应用,至2024年底已成功研发520项专有技术和337项专利,形成了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技术支撑。

生产端:由旭阳自主创新开发的第六代智能配煤专家系统,以AI赋能行业,整合全球2000多个矿点数据,对焦炭热态、粒度等关键指标预测准确率高达90%以上,降低配煤成本5%-10%。对于炼焦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最核心环节之一的配煤,旭阳集团创立伊始就始终高度重视炼焦配煤技术的研究,至今已有30年的历史。旭阳配煤技术也从创业初的经验配煤、理论配煤到利用统计规律管理配煤,2005年升级为自动化配煤,2010年升级到计算机模拟配煤,2015年跃升至智能化配煤,实现了理论+经验+自动化+工业物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创新突破,智能配煤专家系统亦从V1.0不断迭代更新至目前的V6.0,从excel小程序发展到AI配煤专家系统。旭阳智能配煤专家系统V6.0,注入旭阳30年配煤经验,选取10万+大数据,组建国内顶尖算法团队,由旭阳40多位配煤专家全程参与指导,实现精准配煤以技术革新降低能耗、提升产品品质,不但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资源、保障了产品质量稳定,也为高炉提供了更好的定制化服务,实现了根据高炉对焦炭质量要求精准化生产、柔性化生产,从而牢牢地构筑起公司业绩增长的底盘,确保在风云变幻的市场周期中站稳脚跟,持续赋能公司前行。

物流端:旭阳的园区自有铁路专线,形成公司强大的运力保障、绿色物流保障以及显著的运输成本优势;旭阳的智能物流系统大幅度提升了车辆周转效率,将化工运输成本降低20元/吨;通过“前港后厂”的布局优化,减少10-15美元/吨海运费用,并有效降低了碳排放及运营成本。

销售端:旭阳推行全额预收款和大客户战略,有效提高了资金周转率;通过定制化生产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客户粘性,实现焦炭产品收益每吨增加50-70元。

此外,旭阳集团数字化智能工厂的所有装置自控率均达到98%以上,其中焦化装置自控率实现100%。同步开发的工业机器人将传统的三班巡检模式优化为白班巡检,大幅节约了人力成本,显著提升了盈利能力。

绿色转型:ESG实践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

2025年,港股ESG监管迎来了强制披露的新阶段,港股市场成为亚洲首个将ESG纳入上市门槛的资本市场。在资本市场走向ESG强制披露的时代,旭阳集团积极响应、主动调整,在可持续商业浪潮中探索新发展范式的实践,不断将ESG融入企业经营,始终视ESG为实现提质增效、优化价值管理的重大战略机遇。

截至2024年底,旭阳集团累计投入93.2亿元,重点推进156项环保工程,成功实现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的超低排放,污水回收率达到100%,工业废水实现零排放,11家生产公司全部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旭阳焦化能耗降至107.02千克标准煤/吨,优于行业领先能耗水平,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全国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和全国重点用水企业水效“领跑者”称号。

在绿色能源应用方面,集团积极扩大绿电采购,2024年采购量达4.3亿度,相当于减少碳排放3.5万吨,其中唐山园区及呼和浩特园区的绿电采购比例均超过70%。旭阳集团先后获得MSCI、标普、WIND、恒生等权威机构的ESG评级,并持续提升评级水平,包括MSCI评级提升至BB级,恒生HSI/HKQAA评级升至BBB+,标普ESG评级从20+提升至30+。

旭阳集团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彰显了公司ESG战略在企业治理与运营管理中的深度嵌入与成效。2024年,旭阳连续第五次入选《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日均交易量同比增长24.5%,港股通持股量达3.03亿股,较上市之初增长75倍,并成功通过增发募资1.56亿港币,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增强财务稳健性。通过ESG实践与资本市场的高度结合,旭阳集团不仅在能源转型中取得显著成果,也增强了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投资者信心,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了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实践。

全球开拓:构建世界级能源网络

回溯历史,1995年5月,中国旭阳集团在邢台市注册成立。在1995年至1999年期间,旭阳集团成功建设了首个捣固焦产业示范项目并实现盈利,完成了从无到有、从零到一的突破。在随后的30年发展历程中,旭阳集团凭借行业深耕形成的九大核心能力和九大竞争优势,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于2021年开始在印尼苏拉威西投资建设480万吨/年焦化项目,自2023年7月开始陆续投产,至2024年5月达产达效320万吨/年焦炭产能,在实现旭阳事业全国布局的同时,提档加速全球开拓的步伐。

2024年,旭阳集团的焦炭、化工等产品已销往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中国香港、印尼、新加坡、日本、印度、越南、澳大利亚等地设立了子公司和办事处。同时,旭阳集团正在积极筹备在中东、蒙古以及日、韩等地的子公司或办事处布局。根据沙利文行业报告,旭阳集团多年持续保持全球最大的独立焦炭生产商及供应商,全球最大的焦化粗苯加工商,全球第二大高温煤焦油加工商,以及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生产商,在焦化领域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彰显。

从从深耕河北到布局全国、开拓全球,旭阳集团以创业、创造、创新三十年的实践积淀,验证了绿色转型是传统产业优势再造的革新之路。2024年,旭阳集团通过控股亿华通实现氢能产业链深度整合,借助国产液氢技术突破与规模化应用推动清洁能源变革。依托智能工厂、全球物流网络和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旭阳集团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相信未来,旭阳集团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责任为墨,不断书写中国能源化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